党委学工部(处)、武装部、学生中心是主管全校本科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服务、奖优助困、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国防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等工作。
主要职能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
2.负责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制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
3.负责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入学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一体化德育实践、文明离校等特色学生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
4.负责制定学校学风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
5.负责各级各类学生优秀典型选树及宣传工作。
6.负责指导、支持、督促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7.负责依托易班、微信公众号等“三微一端”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8.负责指导校团委对学生社团进行建设管理。
9.负责开展学生干部教育管理及培训工作。
(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
1.负责本科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管理工作。
2.负责指导校团委做好本科生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体系建设,制定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并组织实施。
3.负责本科生校纪校规教育,违纪违规处理、处分及解除处分工作。
4.负责本科新生入学报到、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毕业离校等工作。
5.负责本科生的信访处理回复工作。
6.负责学生医疗保险、校方综合防范保险与实习责任保险等相关保险的办理、解答、理赔等工作。
7.负责组织本科生开展劳动教育。
8.负责本科生档案管理、转移、邮寄和政审工作。
9.负责学生教师资格证认定工作。
10.负责本科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善后工作。
11.负责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
12.负责管理学生工作见习岗的招聘、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
13.负责学生事务中心管理工作。
14.负责组织检查、协调、考核各学院学生工作。
(三)学生奖优助困工作
1.负责制定各级各类本科生评优、奖惩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落实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政策,制定学校相关政策措施和业务规范。
3.负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建立和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工作。
4.负责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以及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政策宣传及管理工作。
5.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资助育人活动。
6.负责勤工助学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负责学生勤工助学岗位核定及酬金审核发放。
7.负责各学院学生奖优助困工作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工作。
(四)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
1.负责安排及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
2.负责开展学生心理测评筛查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3.负责提供个体、团体心理咨询服务。
4.负责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干预体系和转介机制,落实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定期对重点人群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及干预。
5.完善构建校、院、班、宿舍四级校园心理防护网络,完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
6.负责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7.负责针对专兼职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委员、学生心理社团等相关人员开展专业工作技能培训和专业督导。
8.负责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编印相关材料,搭建心理素质教育载体。
9.负责开展科学研究和案例研讨工作。
(五)国防教育及学生征兵工作
1.负责协调省军区、驻地部队、属地武装部等,做好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
2.负责制定学生军事技能训练计划、军事理论课程安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负责拟定学生征兵工作方案,开展应征入伍宣传动员、应征报名、体检、政审等,组织新兵欢送会,完成新兵档案交接等工作。
4.负责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的管理服务工作,组织退役士兵欢迎会。
5.负责应征入伍学生及在校退役士兵的相关资助工作。
6.负责国防后备连建设与管理。
7.负责武装部“三库一室”建设与管理。
8.负责学校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宣传教育活动。
(六)学生宿舍管理
1.负责“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
2.负责拟定学生宿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宿舍卫生清洁、宿舍内设施的管理及维护、门卫值日、安全检查、纠纷化解等。
4.负责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宿舍文化节、文明宿舍创建等工作。
5.负责指导学生组织开展宿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及宿舍内务卫生评定工作。
6.负责宿舍管理人员招聘、培训、管理和考核等工作。
(七)队伍建设与发展工作
1.制定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开展辅导员、班主任、导师选聘配备、培训管理、考核推优等工作。
2.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设置校内学生管理研究和实践课题,高标准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3.负责校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创建培育工作。
4.选树“最美辅导员”和“最美班主任”等育人典型。
5.做好云南省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