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云南中医药大学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学工部于4月20日—26日组织学生工作队伍骨干到浙江大学开展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圆满结束。
4月25日,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教授,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浙江省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徐吉洪以“做思政场域的研究型辅导员”为题作专题讲座。徐教授围绕“辅导员工作研究、研究类型和能力提升要求”几个方向,从国家层面到实际工作定位,结合生动案例,全面细致地讲授了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
同时,学员们参观了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充分了解到市校战略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学习了浙江大学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学校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莉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学工部副部长黄泉胜作培训总结发言。
学员们更是收获满满!
中药学院学工办主任翟星
参加此次AI赋能辅导员工作培训班,让我深刻感受到创新科技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无限可能。AI技术为思政工作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的新路径,如智能分析学生思想行为动态、日常管理辅助与数据运用、谈心谈话策略优化、精准就业指导、风险预警等。在后续的学生工作中,我也将积极探索“智慧思政”新模式,既保持思政教育的温度,又提升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为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注入创新动能。
第一临床医学院辅导员李娜
这几天的沉浸式学习,干货满满,受益匪浅。我深入领会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稳中求进”改革精神,结合杭州“六小龙”硬科技出圈,深刻体悟了AI重塑教育之势。在今后辅导员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职,融合前沿技术与育人初心,推动思政教育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创新性与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第二临床医学院辅导员王联东
通过此次培训,我切实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强大。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最深刻的技术革命,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之前对人工智能理解停留在写作、智能对话等方面,此次学习后才知道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就学生管理上看,可以触及到智能数据分析、自动化流程处理、个性化服务支持、思政教育等等,涵盖了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作为辅导员会用、用好人工智能工具,能为学生提供更有深度和温度的成长支持。
中药学院辅导员潘文正
从AI技术赋能教育到辅导员专业成长,这次浙大之行让我以数字化与思政工作融合为主线,通过提升科研思维对职业发展路径有了新的思考,也为我们突破事务型工作瓶颈提供了启示。
人工智能浪潮奔涌向前,学生工作改革正当其时。“路漫漫其修远兮”,学生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不断学习和进步,在AI赋能的赛道上跑出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努力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